10KV架空线路,跳闸频繁发生,却查不到故障,对这种现象分析如下,仅供参考
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三段式电流保护的配置原则:
速断(电流I段):按照线路末端最大短路电流整定。
限时速断(电流II段):按照下一级线路速断值整定,或者保证整条线路的灵敏度整定。
过流保护(电流III段):按照最大负荷电流整定。
发生此类线路故障的线路一般有几个特点:
线路供电半径大。
线路容载比大。
负荷变动大。
线径细,或者有卡脖子的线段。
线路走廊中有小动物出没
图与文无关,养养眼
发生此类故障时,一般有几个特征:
短期内频繁发生
季节性负荷高峰期。
日负荷高峰期。
施工性负荷接入后。
跳闸后重合可能成功。
重合不成功,但是分段送电时,全线路能正常供电,并查无故障。
速断跳闸故障电流超出速断整定值并不多
综合以上情况,这种无故障异常情况的原因可能来自于以下几个:
负荷高峰时线路电流超过整定值,导致保护动作跳闸。
负荷高峰期叠加冲击性负荷,超过整定值导致跳闸
非金属性短路造成跳闸
跳闸后,甩掉部分负荷,重合成功
跳闸后,配变励磁电流叠加未切除负荷,超过整定值,重合不成功。
跳闸后,重合不成功,分段送电避开了冲击性负荷和较大的配变励磁电流,全线路正常送电,并无故障。
应对的办法:
根据线路长度、配变容量的变化及时调整保护定值
改造线路,增加导线线径
合理配置电源点
加装智能型分段开关,与站内保护配合,缩小站内开关保护范围(即加大整定值)。
将速断保护增加0.1-0.2秒的延时,躲过非故障电流。
改造大负载启动方法,采用降压、变频启动技术。
劳烦运维人员分段送电,避免产生大涌流。